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062页 (第2/2页)
一圈走过场的那种。 金国公还有金二爷年轻的时候,的确也是“上过”战场的,不过是带着大队家仆家将,去蹭功劳的那种,全程就是在仆人的环绕中,意思意思的那么一下。 这种履历和能力,不傻都知道,凭借祖荫,一辈子没有上过战场的兄弟两,不管是谁上战场,最后的结果就是有去无回。 即使是亲爹老国公带队,他们这种没本事的,能否保住小命也是很玄乎,谁去谁傻。 金国公府不愧是京城上层八卦的汇聚地,两兄弟看似精明,实际傻透了的行为,透过“有心人”的传播,可是没少让大家笑话。 正在筹备战争的皇帝也听到消息了(其实就是偷懒的聂衡每天绕道给忙里偷闲的皇帝直播八卦去了),点名批评了,吓得老国公一把年纪还得出来请罪辟谣:“都是老头子我的错,没有培养好家里的两个孽障,被宠的不知世事艰险,一把年纪都能做爷爷了还不顶事,只能让我这把老骨头继续顶着,谁不想安享晚年呢,可是国家还用得上我这个老不死的,希望到战场上还能发挥点作用,那才是我该去的地方!望陛下赎罪。” 简单的说,就是倚老卖老,恃着自己年老还有曾经的战功,想要将这事情大事化小罢了。 不算赖皮吧,毕竟这就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,金国公府不过是两个大爷们怂了不愿意上战场,关起门在家弄起了娘们的宅斗玩意,最后结果总归还是得按照规定,该出人得出人,该出力得出力,没有违规违法,最多就是批评一下战时思想不正确,带坏风气,名声不好罢了。 名声这种东西,想要招兵买马的世家恐怕会在意,但是对于属于世家权贵一流末端,底蕴没有多少,没有竞争力的金国公府来说,真的不痛不痒得很,要是在意名声这种东西,就不会打贾家遗孤的主意了。 这种全国都在忙乱的时候,不是真有仇,也不会有谁针对这些鸡毛蒜皮的来搞事情,得分清主次不是。 所以,最后贾宝玉有意的各种抹黑金国公府的事情,就在金国公府罚酒三杯,一封认罪检讨的奏折加上不多不少的罚款,算是过去了。 等金国公府众人回过神来,追问根由,才发现想要惩罚的罪魁祸首贾宝玉,早就作为国家树立的典型代表,风光无限地带着他的人和物,入驻军营了,背靠罗家还被封了一个先锋将军的职位,他们想找麻烦也没地方找去。 别提多憋屈了。 内部的火气发不出来,只能内部继续折腾了。 这头还没有上战场呢,金国公府就分家了,分得明明白白的。 金国公和金二爷也彻底的闹翻了,兄弟成仇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