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六百七十五 难不成真要等明国大军打过来?  (第2/2页)
不敢想象。    那么只有打,打赢了当然好,万事大吉,可要是打输了……    必然需要缴纳更加难以承受的天价战争赔款和更高价格的岁币,到那个时候,大宋国内更会怨声载道,更需要有人站出来为战败承担责任,否则人们强烈的不满会把赵家王朝吞噬的。    这可怎么办哟!!!    早知道,就答应了呗!说不定还能谈谈价格,压压价格,让明国做一些让步,横竖出一点岁币,怎么看也比现在面临的局面要好啊!    赵构苦着脸瘫在椅子上,全无了之前的怒发冲冠,只剩下全心全意的后悔。    当然,他的后悔毫无任何意义,因为明军大军已然枕戈待旦,就等着出击了,他若是不做任何准备,情况只会更加糟糕。    “眼下该怎么办?”    赵构六神无主,只能询问他所信赖的宰辅们。    宰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思来想去,还是汤思退硬着头皮站了出来。    “陛下,事到如今,只能做两手准备,其一,整顿军备以备不时之需,其二,立刻派人北上明国做最后的争取,尽量避免两军真的开战。”    赵构只能点头。    “那你们快去安排啊!难不成真要等明国大军打过来?!”    宰辅们无奈,便苦着脸一溜烟的跑了出去,去安排这件事情了。    安排起来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    首先要去和明国做最后一次商谈,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战争,于是一群人商量着派谁出使。    但是王纶就很清醒。    “这是没用的,如果明国看不到大宋的军备,他们连见咱们使者一面都不会接受,只有咱们整顿军备摆出要大战一场的架势,他们才会与咱们见一面,提提条件。”    汤思退和沈该感觉王纶说的很有道理,顿时也不管什么政治意见的纠纷了,立刻请枢密院牵头整顿军备,他们绝对不会拖后腿。    王纶长叹一声,心说早这样该多好?    感叹是没有用的,王纶还是快速行动起来了。    首先,根据明军在海州方向出现军事动向的情报,他以知枢密院事的身份传令给镇江府、建康府两个军镇的负责人刘錡和王权,让他们快速整顿军备,分发军械,操练军队,随时准备迎接战争。    再然后他认为明军也有可能从其他方向突破宋军长江防线,所以池州方向的李显忠,还有京湖战区、四川战区也要稍微整顿一下,万一明军想着全面南下,那可就糟了。    第三步就是传令给殿帅赵密,以及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负责人李捧、成闵,让他们也开始对临安禁军进行整顿,全面操练起来。    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,至少现在,给我全面操练起来,战事就在眼前,现在不操练,就晚了!    解决完了步军的命令,枢密院又有人提出了水军的问题。    “临安近海,若明军水师直接南下从苏州洋进攻临安,则临安必然大乱。”    王纶立刻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于是立刻着手整顿水军。    但是由于之前宋政府不是很重视海上威胁,对水军的要求还处在简单的维系与管理海上秩序、打打海盗和私盐贩子之类的程度,所以南宋水军还处在治安战状态,并未进入真正的战争状态。    且根本没有一个可靠的水军将领能够统御全军准备作战来着。    王纶大为焦急,立刻让部下们推荐可靠的水军将领,推荐来推荐去,一个名字引起了王纶的注意。    李宝,四大将中兴时代的见证人,曾经跟随过岳飞和韩世忠的古董级将领,据说对水军很有些办法,但是南宋偃武修文那么多年,李宝也被遗忘在了角落里。    现在终于有需要了,于是王纶立刻派人去找李宝,把李宝喊到了枢密院进行问询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